榨油机压榨法制油
目前而言,市面上食用油的加工方法一般有两种:压榨法和浸出法。
一、压榨法、浸出法的概念
压榨法是采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料中榨油的方法。它渊源于传统作坊的制油方法,现今的压榨法是工业化的作业。
浸出法是用化工原理,即用植物油抽提溶剂从油料中抽提出油脂的一种方法。从世界食用油脂制取工艺的发展历史来看,浸出制油工艺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生产工艺。
二、两种工艺各取所长
现代油脂加工厂中,对于一些低含油的油料,比如大豆,采用的是直接浸出工艺;对于一些高含油的油料,比如菜籽、花生,则采用先压榨后浸出的工艺;纯粹的压榨法制油目前仅保留在某些可产生特殊风味的油脂加工中,为了保留油脂一定的浓香味,如芝麻油等。
对于目前市场上热销的金龙鱼添加深海鱼油调和油和金龙鱼第二代食用调和油,因其含有丰富的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芝麻油、大豆油等多种原料,其中,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是用压榨工艺,大豆油采用的是浸出工艺。
对上述两种制油方法,生产企业按不同需要选用,用其所长,互作补充,往往在同一个企业内同时采用压榨和浸出两种方法。
三.压榨法、浸出法工艺的优缺点
压榨法是采用纯物理压榨制油工艺,这种方法不涉及添加化学物质,保留了油料内的丰富营养,不含大部分化学防腐抗氧化剂,保证产品的安全、纯正、营养、美味。“压榨油工艺”目前在国内基本用于高档油品。
浸出法可以将油料残渣中的残油降低至1%率以内。以大豆为例,浸出法比压榨法的出油率要高50%。浸出的特点就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这也是大豆色拉油的价格一般要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
四.从毛油到成品油
不管是压榨法还是浸出法制取的油脂,都还不能吃,它被称作毛油。毛油中含有种种杂质,有些杂质对人体极为有害(如棉籽油中的棉酚)。国家标准中规定“毛油”是不能直接用于人类食用的,只能作为生产各级成品油的原料油。而原料油只有经过精炼加工处理达到各级油品的质量标准后才能上市。
五.关于两种工艺的安全问题
不管是用哪种工艺生产的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认为用浸出法生产的油不如压榨法的纯,这种看法是极不确切的。衡量食用成品油品质的根据不是制油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而是国家为各类食用油制定的指标体系。国家标准的严格性、科学性保证了食用成品油的安全性。无论是浸出油还是压榨油,只要符合我国食用油的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都是优良安全的食用油。
对大部分油料来说,不管是压榨还是浸出,得到的毛油因为含有磷脂、游离脂肪酸、农药残留等,不能直接食用,都必须经过脱胶、脱酸、脱色和蒸馏脱臭等精炼工序后,才能得到可供我们食用的油。
因此,食用油是否安全,不在于前段制取采用压榨还是浸出工艺,主要是由后续的精炼工艺决定的。
上一篇:油脂精炼脱色、脱臭常见问题处理
下一篇:榨油机不出饼怎么办?